缸套分為干式缸套與濕式缸套兩種,主要是根據是否與冷卻液接觸區分的。下面了解一下干式缸套與濕式缸套。 1、干式缸套不易漏水、缸體結構剛度大、不存在穴蝕、缸心距小、機體質量;缺點是修理更換不便、散熱效果差等。在缸徑小于120mm的發動機中,由于其熱負荷較小而得到廣泛應用。干式缸套為了獲得與缸體間足夠的實際接觸面積,保證散熱效果和缸套的定位,干式缸套外表面和與其相配合的氣缸體承孔內表面都有較高的加工精度,而且一般都采用過盈配合。干式缸套壁薄,有的只有lmm厚。干式缸套外圓下端制有不大的錐角,以便壓人氣缸體。其頂部(或缸體承孔的底部)有帶凸緣和不帶凸緣兩種。帶凸緣的過盈配合量較小,因為凸緣可幫助其定位。 2、濕式缸套缸體鑄造較容易,便于修理更換,且散熱效果較好。缺點是缸體剛度較差,易產生穴蝕,且易漏水。它主要用于大負荷的發動機和鋁合金缸體發動機。濕式缸套其外表面直接與冷卻液接觸。較干式缸套壁厚。濕式缸套的徑向定位一般靠上下兩個凸出的與氣缸體間為間隙配合的圓環帶,軸向定位是利用上部凸緣的下平面。氣缸套下部靠1一3個耐熱、耐油橡膠密封圈密封。其密封形式有漲封式和壓封式兩種。隨著柴油機強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濕式缸套的穴蝕已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所以某些柴油機缸套有三道密封圈,上一道上半部分與冷卻液接觸,既能防止配合面生銹,便于拆裝,又能借其吸振,減輕穴蝕。有的上、中兩道用乙丙合成橡膠,以密封冷卻液;下面一道用硅酮材料制成,以密封機油,二者不可裝錯。有的還把密封圈裝在缸體上,以提高缸套的剛度。缸套上部通?客咕壍南缕矫鎵|金屬片來密封。 干式缸套與濕式缸套共同點:大多數缸套裝入后,其頂圈高出缸體一定高度,一般為0.05一0.15mm,當氣缸蓋螺栓緊固后,該部分承受較大的壓緊力,具有防止氣缸漏氣、水套漏水和保證缸套定位的作用。因此,不少發動機缸套上部平面處沒有密封墊,而是靠光潔平整的平面本身以及壓緊的氣缸墊來密封。
|
|